励志日志哲理文章_有哲理的励志文章

2020-09-24 │ 励志文章

  如果我们能够时不时地找一些来看看,肯定能学到很多,那么励志日志哲理文章都有哪些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
  励志日志哲理文章:如何使自己从心灵逆境中胜出

  曾听一位智者讲过一则:很久以前,上帝看海水太冷清,决定造鱼来增添活力。同时,为了解决鱼自身的平衡和海水的压力问题,他给每条鱼的身体里安上一个鳔。但是调皮的鲨鱼一下子游走不知去向了,它没有安上鳔。上帝有些惋惜:让可怜的家伙自生自灭吧!

  若干年后,上帝想查看鱼儿的生存状况,便召集所有的鱼类前来。上帝问:“你们谁是当初的鲨鱼?”这时,一条大鱼游了过来,说:“我就是鲨鱼!”上帝很吃惊,问:“你没有鳔,为何能活下来,还这么凶猛强大?”鲨鱼说:“因为没有鳔,所以必须不停地游动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减轻压力,正因为我别无选择,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求生,因此磨练得最为强大!”

 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感悟是:面对困难,最终还是失败,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困难的大小,而是取决于我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。人生不会一路坦途走到底,在坎坷逆境中,首先可能被击垮的不是人的身体,而是人的意志。

  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,有一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,赤脚跑步上学和回家。他家离学校足足有10公里远的路程。贫穷的家境使他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。于是,为了上课不迟到,他只能选择跑步上学。每天他都一路奔跑,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凉凉的朝露和高原绚丽的晚霞,还有耳旁呼啸而过的风声。

  如今,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比赛中,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,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。他,就是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。由于当年经常夹着书本跑步,以至他在后来的比赛时,一只胳膊总要比另一只抬得要稍高一些,而且更贴近于身体——依然保留着少时夹着课本跑步的姿势。

  如果不是贫困和苦难,也成就不了今天的世界田径骄子。每当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回顾少年时的情景,他总是无限感慨:“我要感谢贫困与苦难。其他孩子的父母有车,可以接送他们去学校、电影院或朋友家。而我因为贫困,跑步上学是我别无选择的,但却为之感到快乐和幸福。”

  可见,苦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含着无尽的契机。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题,那么它的答案你已经知道,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,包括生命;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加法,那么演算的结果,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。

  一场从天而降的车祸,使他失去了一只眼睛、一条腿和赖以生存的工作。命运之神将49岁的他残酷地逼到人生的悬崖边。他面对飞来横祸,没有悲观绝望、怨天尤人,没有向命运低头,而是振奋精神与命运进行顽强的斗争。

  失去工作的他最迫切的是找一份新的职业来谋生,来养活自己,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选择了写作。可此前他从来没有写过任何文学类的东西,甚至没有读过任何文学方面的书籍。

  在最初的几年里,他所有辛勤的劳作与激情的投入换来的是700多封退稿信。他没有灰心气馁,而是以更高的热情与加倍的努力继续笔耕不缀。苍天不负有心人,在艰辛的付出后,他终于迎来成功的硕果:他不仅先后出版了20多部作品,还在数十次文学大赛中获得大奖,成为举世闻名的作家。

  正当他的文学事业如日中天,达到顶峰时,他却作出又一惊人之举:徒步周游世界,那年他刚好60岁。带着重新安装的假肢和对理想的追求,他踏上了艰苦跋涉的征程。短短几年时间里,他的足迹遍及整个美洲大陆和欧洲大陆,1916年,已年近古稀的他拖着一条假腿,竟然奇迹般地登上了终年冰雪覆盖的非洲最高峰——乞力马扎罗。

  他就是美国著名的作家、旅游家、探险家海曼斯。命运在向海曼斯关闭一扇窗的同时,又为他打开了另一扇窗。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,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,这个侧面让人痛苦,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。有一个叫做“蚌病成珠”,这是对生活最贴切的比喻。蚌因身体上嵌入砂子,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,到了伤口复合,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。哪粒珍珠不是痛苦孕育而成?任何不幸、失败与损失,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。

  生活也真的很公平,它可以将一个人的志气磨尽,也能让一个人出类拔萃,就看你是怎样一个人。不只是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和海曼斯,很多里都有这样“没有鳔”的经历,他们不但没有因为失去了“鳔”而从此一蹶不振,反而因这些“失去”使他们的收获更多!

  每个人都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,不妨让我们向“没有鳔”的鲨鱼学学——当你在逆境别无选择时,不要失去你原来拥有的自信,不要逃避、屈服、自怨自弃地把自己引入歧途,选择勇敢、坚强、乐观、积极的态度,永不停止地向前“游走”……再大的困难也会因你的勇敢望而却步!战胜了自己的“心灵逆境”,你就是生活的强者!

  励志日志哲理文章:舒适区终有一天会毁掉青春

  作者:李尚龙

  在大城市里,搞废一个人的方式特别简单,给你一个安静狭小的空间,给你一根网线,最好再加一个外卖电话。好了,你开始废了。

  以自己为圆心,自己的手为半径,开始画个圆。你会发现所有需要的东西,都在这个圆圈里。

  这个圈,叫做舒适圈。

  这一个月我一直在全国各地出差,回到北京,见到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,一起去ktv唱歌,他刚刚被公司解雇。我问他,一个月没见,最近忙啥呢。

  他说,没忙啥,呆着呢。

  我问他,啥叫呆着。

  他挠了挠头,说,我也不知道,就觉得时间好快,这一个月啥也没干就过去了。

  旁边的朋友在,整天焦头烂额,于是问,啥意思,还能有这种状态,一个月不知道做了什么?我要给你点一首歌《时间都去哪了》……

  他说,滚。

  我说,其实我特别能理解你,你这个月是不是觉得自己过得特别无忧无虑,恨不得连电话都想丢了。

  他说,电话还是得要的,不过确实电话每次响起还是有点紧张,总觉得自己安稳的小世界要被打破啦。

  我点点头,想起了《肖申克救赎》里的一句话:这些墙挺有意思,一开始你抵触它,然后你习惯它,最后你不得不依赖它,这就是institutionalization(体制化)。

  人有一种习惯,就是总喜欢在舒适熟悉的环境呆着,这种“舒适区”一旦被建立,就会变得无比依赖,慢慢地爱上了周围的墙,恋上了这舒适的小屋,从而不愿意飞出去看看,怕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世界。

  其实舒适区本身没问题,就像家一样,温暖舒服,每个人都有。但如果家的力量太强而放弃了去外面看看的梦想,是挺可惜的。我们都有过想出去看看然后被爸妈叫停的时刻,但大多数坚持出远门的孩子,也没有忘记过回家的路,回家后,不过眼界开了,知道世界变大了,明白自己渺小了而已,最重要的是,他们开始着手下一次的计划了。

  看,他们的舒适区,就这么变大了。

  我想起另一个朋友,去了一家国企上班,每天朝九晚四,日子像上了发条一样,有规律无意义,只有周末,才像被赋予了灵魂一样,穿着打扮逛街约会去了。

  我跟她聊过舒适区,她告诉我,我这才不是舒适区,我可是每天都要按时工作的,而且我从来不迟到不早退,很规律很努力的。

  我说,那工作一年了,感觉到自己有什么变化吗?

  她想了想,说,你别说,好像还真没有。

  其实,舒适区分为两种,一种是成天无所事事,另一种更可怕,因为很难意识到,就是无意义有规律的循环。而后者,更是许多人的生活状态:看起来很努力,看起来很累很忙,不过是重复无意义的循环着,这样的生活,过着过着只会觉得舒服,却没有本质的变化。

  我曾经见到一个在医院门口收费的哥们,每天摆着一副臭脸,谁也不能多问他一个问题,否则他会大发雷霆。可是他一下班,脸上就露出了笑容。后来,我明白了,只有下班后,他才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,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。

  所以,只有一个人舒适区被打破,才能见到突破和卓越,从而带来持久的幸福。

 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《没有功劳,也就没有苦劳》,说这个时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无闻埋头努力的人,而是那些不可替代有的人,所以,那些总是在舒适区中温水煮青蛙的人,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,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
  其实,每个人心里都有墙,甚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围城,就像每个远行的人,也都记得回家的路。不过,人的区别不过是围城的大小而已。

  人应该要有一颗愿意挑战的心,有一个喜欢探索的心态,学着做一些没做过的事,尝试见一些没见过的人,试着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。

  我特别怕自己在年轻的日子里,把日子过成发条,只剩下滴答滴答。于是,从开始工作第一天起,就没有坐过班,即使是现在创业,董事会非要求坐班,我也断然拒绝。甚至有一段时间闹得很僵,他们问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全心投入这份工作?

  我跟他们说,不去坐班不是不全力投入,相反,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时一周坐五天,也就干了十个小时的活,搞得自己也郁闷。而我给我自己安排时间,是主动的,工作十个小时,效率可能是二十个小时的。

  后来,我拿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坐班效率反而更高,我能用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许多事情,跨了几个领域,这些领域能互相协作,而且都做得不错。

  其实,我还有个原因不愿意坐班,就是我特别了解自己的惰性,一旦我的日子变得循规蹈矩每天都有固定的方式方法,慢慢地就失去这么强的创造力和闯劲儿。我怕自己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,换了环境就不适应了。

  不过是想趁着年轻,趁着还没定型,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,想让自己更强大点,强大到能在任何一个环境都能活得下来。

  至于舒适区,等我老了,拼不动了再回去过吧。

  我其实不赞同年轻人刚毕业就走进写字楼的一个办公室参与写字楼,我希望他们能多出去看看,哪怕这个业务很累很忙需要颠沛流离居无定所,也最好不要在刚毕业就用青春年华在办公室建造起了一个舒适区,然后让这个舒适区一点点的残害着本应躁动的青春。

  关于走出舒适区,并不是盲目的辞职,相反,你应该有一份保底活下来的工作,除此之外,一定要给自己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:去吃一次没吃过的超辣鸡翅;去表白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姑娘;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;和闺蜜去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;去毫无保留的烂醉一次;去看一场能唤起回忆的演唱会。

  写到这里,我忽然想到电影《七号房间的礼物》那只被监狱防护网拦住的气球,和那对父亲和女儿渴望自由的眼神。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奋力去追求着自由,而我们已经有了这么自由的躯体,为何不去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,自由地飞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模样。

  所以,别让舒适区毁掉青春,相反,应该趁着青春,去围墙的外面看看,你要相信,固步自封的人,舒适区会越来越小,终有一天,会发现世界早无安脚之处。真正的强者,他们在年轻的时候,经历了沧桑,化解了迷茫,学会了坚强,懂得了疗伤,他们在哪里都能活,哪里都是舒适区,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堂。

  愿年轻的我们,都是后者,能不顾一切的闯荡。

  以上是《励志日志哲理文章_有哲理的励志文章》的详细内容。

励志日志哲理文章_有哲理的励志文章

查看更多励志文章相关内容,请点击励志文章
推荐访问:富有哲理的励志美文 人生励志哲理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