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安全教育【五篇】

2024-04-11 │ 安全教育

【篇1】防疫安全教育

  一、班会主题

  抗击新冠肺炎,我们共同努力

  二、班会背景

  由于突发的疫情,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,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,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,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,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、懒散、害怕、焦虑的情况,影响身体健康。

  三、班会目的

  1、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,学会正确认识病毒。

  2、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,学会基本预防常识。

  3、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。

  四、班会准备

  1、将自疫情发生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。

  2、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。

  五、班会过程

  老师以直播的方式

  1、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,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。

  2、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,结合实例,做正向分析。

  (1)什么是冠状病毒?

 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,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。目前为止发现,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,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、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。

 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“2019-nCOV”,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。

  (2)临床表现有哪些?

 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、乏力、干咳、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,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可无发热。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、出凝血功能障碍等。多数患者症状为轻、中度,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
  3、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。

  (3)什么是焦虑?

  心理焦虑:是由生物学因素(遗传因素、生化因素)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  (1)为什么会产生焦虑?

  (2)怎样缓解焦虑情绪?

  ①认知疗法: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。

 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,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,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,做好适当的防范,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,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。比如:做好日常的消杀、测温、配合管控、尽量不出门、多关注时事……

  ②行为疗法:呼吸训练、松弛训练。

  做深深呼吸、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,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,比如瑜伽、看书、做手工、画画、弹奏乐器、唱歌等,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,增加身体的免疫力。

  4、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。

  5、学生连麦,提出自己的疑问,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:

  (1)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,从自己身边做起,做好自我防范,不为医疗人员麻烦;

  (2)正确看待新冠病毒,树立正确的心态,积极应对,积极配合。

  六、班会教学设想

  安排这节《抗击新冠肺炎,我们共同努力――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》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了解新冠肺炎,调节心理情绪,学会自我防护。

【篇2】防疫安全教育

  在确保安全防护扎实到位的情况下,有计划开展教育教学工作,圆满完成本期教育教学任务,坚持以师幼发展为根本,以科学管理为保障,认真落实教育局和学校工作指示,不断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服务水平,全面提升幼儿素质,规范与发展并举。做好幼儿园安全工作,不仅关系到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,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幼儿能否健康成长,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,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,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。将幼儿培养成懂礼貌、讲道理、有创造力的新世纪宝宝,教师为每一位宝宝提供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,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。创造一个自由、宽松的环境,让宝宝自主选择,有更大的发展空间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,教师和幼儿有良好的感情。在活动中,注意培养幼儿坚强、勇敢、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合作态度。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。

  《新纲要》指出:要为幼儿提供健康、丰富的学习和生活活动,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,要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,学习保护自己。在本学期里,为了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,今后的工作开展的更好,我们特制定以下计划。

  一、教师应做到:

  1.坚持每天晨检。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。严格幼儿安全制度,预防烫伤、外伤、药物中毒,预防异物进入耳、鼻及气管,预2防幼儿走失。

  2.开饭时注意,预防烫伤幼儿。一定要把汤晾温后再盛给幼儿,并为幼儿端到面前。

  3、把好幼儿服药关,药一定要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,并写好幼儿姓名。根据家长的服用要求,确保服药及时、准确,严禁错服、漏服现象的发生。

  4、坚持每天午检,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,防止异物进入耳、鼻、口的现象发生。中午无论谁值班,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儿,不忽视午休的幼儿,尤其是服药幼儿。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,如蒙头并及时纠正。

  5.保证教室的通风、干净,保证区角材料的安全、卫生,定期消毒玩具。

  6.及时预防传染病的发生,保证一人一巾一杯。

  7.严格书写检查记录,及时清点人数和物品。

  8.户外活动时,教师认真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,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,确保幼儿安全,活动后不遗忘幼儿物品。

  9.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,与家长密切配合,加强防范意识.10.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规章制度。把孩子交到其父母的手中。

  11.上下午班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,如:水、电、门、窗及贵重物品要入库。

  12.教师在工作中做到时刻高度警惕,把安全放首位,眼睛不离开孩子,孩子到哪,教师的眼睛到哪。

  二、在幼儿方面要做到:

  要安全,就要有良好的秩序,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,对于幼儿我们要严格要求,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。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,加强防范意识,让幼儿在有安全意识的基础上,时时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安全。幼儿在园一天需要站队至少10次,我们希望做到井然有序,对幼儿提出要求,并利用小红花奖励1.加强常规教育,做到井然有序,能自觉的排队洗手、喝水、小便等。

  2.确保上下楼的安全,幼儿能做到不推拉、不跳台阶。

  3.幼儿知道不跟陌生人走,不吃陌生人的东西,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大人或集体。

  4.幼儿知道不将手放在门缝间、桌子间、椅子间、以免受伤。

  5.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,不推不挤,幼儿互相监督,拿器械时互相帮忙,保证幼儿安全。

  6.知道不能碰电插座等电器,用剪刀时注意安全,知道正确的使用剪刀。

  7.知道不把纸团、扣子等塞到耳、鼻里,也不把异物放到嘴巴里。

  8.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有关的安全知识,让幼儿知道紧急呼叫电话的号码和用途,遇到紧急情况,能呼叫求救,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。

【篇3】防疫安全教育

  活动目标

  1.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、危害和传播途径。

  2.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  3.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,激发自我保护意识。

  活动准备

  冠状病毒等图片、金粉、喷壶

  活动过程

  一、问题导入,引出“冠状病毒”

  1.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。

  师:小朋友们,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,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?(幼:没有)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,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?(幼: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)

  师: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?(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)

  师总结:小朋友们发现,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;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,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;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……

  2.引导幼儿思考: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,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,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,量体温;引出“冠状病毒”。

  师: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。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,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,有可能是“病毒”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。(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)

  3.教师出示“冠状病毒”图片,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。

  师:(1)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。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?(幼:两只)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?(幼:皇冠)它们有几只脚呢?(幼:八只)

  (2)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,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?(幼:像花瓣)

  (3)大人们把这花瓣叫“花冠”,所以这些病毒就叫“长得像花冠的病毒――冠状病毒”。

  二、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,掌握预防的方法

  1.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。

  师: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,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,让小朋友咳嗽、发烧,感觉到不舒服,然后……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。

  2.通过游戏,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。

  游戏1:喷嚏雨

  玩法:

  (1)师:有时,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,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,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。

  (2)教师面对幼儿,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(注意避免唾沫飞出,仅仅口腔送气即可)。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“中招了”。

  (3)教师引导幼儿讨论: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?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?

  师总结: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(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),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,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;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,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。

  游戏2:“病毒”传传看

  玩法:

  (1)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(要多涂一点,效果更直观),揉搓一下,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,再摸摸小桌子。

  师:小朋友A身上的“病毒”被带到的哪里?(幼:桌子和椅子上)

  (2)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。

  师:现在“病毒”被带到的哪里?(幼:小朋友B的手上)

  (3)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。

  师:这次“病毒”去了哪里?(幼:小朋友C的手上)

  (4)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。

  师:现在,哪里又产生“病毒”了?(幼: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)

  (5)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。

  师总结:“病毒”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,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。饭前便后,打喷嚏或咳嗽后,都要洗,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,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,把“病毒”都洗掉。

  三、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,加深印象

  教师出示图片,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,哪个是错误的。

  师总结:小朋友们,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,真是太强大了,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。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,使小朋友们生病呢。所以啊,我们出门时要戴口罩;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时,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,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;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,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,这样,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~

  活动延伸

  1.开展美术活动《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》。

  2.开展科学活动《认识口罩》。

  3.开展语言活动《洗手歌》。

  4.日常练习:如厕时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。

【篇4】防疫安全教育

    (一)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?

 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、病毒,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,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:

  1.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,如中、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;

  2.看所处的环境,如果处于人员密集、通风不良的场所,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,则应佩戴口罩;

  3.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,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,餐厅、超市、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、医生、养老院服务人员等,需要佩戴口罩;

  4.出现咳嗽、咽痛、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,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。

  5.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,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。

 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,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,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,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。

     (二)佩戴口罩时,有哪些注意事项?

  1.戴口罩前、摘口罩后,均应做好手卫生。

  2.区分口罩正反面,不能两面戴。

  3.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。

  4.捏紧鼻夹,使口罩与脸颊贴合,避免漏气。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、气短等不适时,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,摘除口罩。

  5.运动,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。

  6.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,应定期更换,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、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。

    (三)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?

  1.需重复使用的口罩,使用后悬挂于清洁、干燥的通风处,或将其放置在清洁、透气的纸袋中。口罩需单独存放,避免彼此接触,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。

  2.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,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,并确保其不变形。

  3.口罩出现变湿、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。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,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。

  (四)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?

  佩戴口罩,是预防新冠肺炎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,既保护自己,又保护他人。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,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。

  1.居家、户外,无人员聚集、通风良好的情况下,可以不戴口罩。

  2.处于人员密集场所,如办公、购物、餐厅、会议室、车间、乘坐厢式电梯、公共交通工具等,

  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),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(小于等于1米)时佩戴。

  3.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。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
  4.与居家隔离、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。配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
【篇5】防疫安全教育

  1.科学戴口罩

  佩戴口罩,是预防新冠肺炎、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,既保护自己,又保护他人。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,如处于人员密集场所、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等时,需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。

  佩戴口罩时切记: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,鼻夹要压实;口罩出现脏污、变形、损坏、异味时需及时更换,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;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,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。注意:不要上下或者内外反戴口罩,更不要戴口罩时露出口鼻。

  2.勤洗手

 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。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,也会经手接触传播,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,手上的病毒、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、眼、鼻进入人体。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,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。

  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洗手,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:外出归来,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,接触过泪眼、鼻涕、痰液和唾液后,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,护理患者后,准备食物前,用餐前,上厕所后,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(如扶手、门柄、电梯按钮、钱币、快递等物品),抱孩子、喂孩子食物前,处理婴儿粪便后,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。

 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,可选用含75%酒精、氯或过氧化氢等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,将消毒剂涂抹双手,持续揉搓15秒。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,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。

  3.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

  公共场所人员多,流动量大,感染风险未知,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,一旦有病毒感染者,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,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,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。

  4.室内经常开窗通风

  室内环境密闭,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,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。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。此外,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。

  每天早、中、晚均应开窗通风,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。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。

  5.遵守1米线社交距离

  呼吸道传染病大多通过飞沫近距离传播,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,在排队、付款、交谈、运动、参观时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。

  6.注意呼吸道礼仪

  咳嗽打喷嚏时,用纸巾捂住口鼻,无纸巾时用手肘代替,注意纸巾不要乱丢。

  7.养成健康生活方式

  加强身体锻炼,坚持作息规律,保证睡眠充足,保持心态平衡;健康饮食,戒烟限酒;有发热、乏力、干咳等新冠病毒感染可疑症状时,及时就医。

防疫安全教育【五篇】

查看更多安全教育相关内容,请点击安全教育
推荐访问:防疫安全教育教案 防疫安全教育内容